青岛海洋极地世界攻略(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攻略)
mi
2025-04-05 16:18
光伏绿色能源的中国力量已不仅是在光伏制造领域,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市场,培育出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光伏绿色电力综合服务商。
企业都不敢答应,只能向总部汇报。随着上网电价下调及限电频发,在宁夏配套几十亿的做法对企业来说将不再具有吸引力。
但如果当时就知道过了三年还拿不到指标,还要1:1的产业配套,很多企业肯定就不投了。上证报记者从掌握的一份《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度我区光伏项目6.30拟并网情况公告》上看到,宝丰集团、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2016年6月30日前拟并网光伏电站规模为140万千瓦,需完成的配套产业投资额为142.889亿元。记者辗转拿到了这份文件号为宁发改能源(发展)〔2017〕2号的《通知》,从中看到,此次申报范围是2016年12月22日前全区已建成并网但暂未纳入国家光伏年度建设规模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具体包括25个备案且建成并网的项目,总容量为1140兆瓦。地方政府当初(这样)是为了招商引资。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会令当地投资生态、投资环境更加恶劣。
但仅过了一天,这份《通知》就突然被撤回。这份文件出来后,好多人都惊呆了,因为2014年就获批的项目,到了2017年却告诉我没指标,而且要产业配套,要竞价,这太不可思议了。今后的10年,中国光伏行业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国外真正站稳脚跟将成为一大趋势。
一方面有走出去的需求,另一方面,走出去的环境也算得上良好。首先是设备制造业的输出。去年早些时候,2016年10月份,世界贸易组织(WTO)专家组裁定支持中国诉美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诉讼请求,认定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措施在目标倾销、分别税率等做法上违反世贸规则。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很好地理解母公司意图与决策,同时执行好当地子公司的战略规划。
未来5年之内,肯定会有中国企业到美国或欧洲建厂,生产高效电池片。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未来发展同样需要更多的国际化眼光,这不单单是出于降低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于提升市场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2016年以来,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下降幅度与速度非常惊人,美国目前已经降到了0.48美元/瓦,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其次,在经营层面,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未来5~10年,中国光伏行业将不再是简单地出口产品,而是开始在其他国家立足、开办制造工厂,把制造基地转移至国外。其二是要明白服务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服务甚至比产品都要重要。现在,高效电池片也开始在国外生产,例如晶澳在马来西亚、南京中电在土耳其投资建设了电池片工厂。
挑战之一在于收购时机的把握,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国外光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比较痛苦的时期进行收购,可以争取到一个比较低的收购价格,将是一件非常有正面意义的事情。笔者认为,到美国生产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因为在美国生产电池片的制造成本与国内相差无几,除了人工成本和环保要求比较高,美国的能源、水和工业用地价格都具有优势,而且环保要求高也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促使企业提升环保意识与环保水平,为抢占未来战略竞争至高点储备实力。一方面,需要聘请可靠的会计师、律师,在收购之前完成风险评估工作,对全部风险进行评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否则,就很难争取到有利的股权控制形势,甚至可能陷入收购之后股价跌跌不休的泥潭。
2015年3月份,顺风国际收购了美国高效电池片企业Suniva63.13%股权,至今运作良好,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证。挑战之二是收购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2016年年底,一则玻璃大王曹德旺斥资到美国开厂的新闻拨乱了各界人士的心弦,在一片混乱的讨论声中,殊不知走出去,到海外攻城略地,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服务比产品更重要中国品牌在欧美一般被认为是物美价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品牌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将会不断提高,逐渐得到认可。
在欧美市场上,真正赢得认可的品牌,都需要直面消费者,100%地完成对消费者的服务承诺。个中原因,除了产能过剩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国际需求在持续增长,同时,国外成熟市场的新能源激励政策大多以立法形式加以确定,可预测性比较强,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长期预期。主攻方向已明确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到国际市场发展一定要握住成本优势这把利剑。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价值提升会自然而然地完成。事实上,过去两三年,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一般电池组件的海外生产,目标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土耳其、墨西哥等。面对此种局面,从发展方向来看,中国光伏企业除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电池组件生产、销售外,还需要从更多层面考虑业务拓展的可能性。
业界普遍认为,到2020年,光伏发电在用户侧可以实现平价上网。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在保证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权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国内外文化、理念、决策、法治环境方面的差异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和商业问题,或者雇佣那些非常了解当地法律和商业文化的专业人士负责相关事务。兼并收购需把握时机实际上,还有一个比较快捷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兼并收购。
对光伏行业而言,服务内容包括售前的免费咨询、安装时的网络化服务、代办政府补贴退税手续以及一系列的售后服务。今后,企业只有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把产品卖出去,为海外客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是中国光伏企业在建立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认知度方面逃不掉的补习功课。
将产业链延长,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可以衍生出其他的装备制造产业,比如说中国的光伏逆变器行业也将逐渐实现国际化。美国的惯例是,要达到30%~50%的毛利率才可以正常运营下去。目前来看,光伏行业国际市场机会多于国内市场机会,国际化发展的正面因素大于负面因素。塑造品牌,不是说产品贴上一个标签那么简单。
因此,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实现国际化,其一要适应直面消费者的趋势,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不能无限度地压低价格,像在国内光伏组价每瓦只有五分钱甚至两分钱的利润,根本没有预留出应对消费者退货的利润空间,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此项诉讼由中国于2013年12月向世贸组织提起,涉及多个制造产业,其中就包括光伏
图2 2016年各地区进口量占比 数据来源:海关从进口均价来看,2016年全年进口均价为16.45美元/千克,同比跌幅为8.2%。从2015年7月份开始,美国因受到双反税率及暂停加工贸易措施的严格执行影响,多晶硅出口中国受阻,从美国月进口量占比骤减,最低有至0.1%,但从11月份开始受贸易关系变化影响,进口量略有增加,12月份重新增加至9.8%。
11-12月美韩多晶硅价格有所回升,故逐渐拉高全年均价。表 2016年全年中国多晶硅进口情况(单位:吨、美元/千克)。
其中11月份自韩国进口量达到8366吨,在总进口量中的占比达到前所未有的61.6%。另一方面,韩国硅料厂受对韩国多晶硅期中复审影响,赶在裁定前将产量和库存大量出口到中国市场。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累计进口多晶硅达到141022吨,同比大幅增加20.6%。2016年全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从韩国进口一再创历史新高。
11月份从韩国单月进口量接近10月份进口总量,韩国出口量年末骤增,一方面是由于11月下游需求较10月份有所回暖,对进口料需求随之增加,因此韩国硅料厂10月份之前由于需求疲软积压的库存则在11月份大量涌入国内市场。10月份美韩进口价齐创历史新低,导致当月进口均价也创新低,下滑至历史低点13.63美元/千克,环比下降16.0%。
2016年全年从美国进口多晶硅5635吨,同比减少57.6%,其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为5094吨,占比达到90.4%,其中通过保税区仓储方式进入的占比达到89.9%。全年十个单月进口量超过万吨,其中12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4449吨,环比增加6.4%,同比增长38.3%。
2016年12月份从美国进口量增加至1417吨,环比增幅达到93.3%。美国全年均价33.85元/千克,同比上涨85.9%,从韩国全年进口月均价14.66美元/千克,同比下跌9.9%。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近日,从安徽安庆供电公司相关部门传来消息,截至2016年年底,安庆地区7314座光伏电站先后建成并网发电,全年兑现光伏电费700余万元,在为贫困家庭送去及时雨的同时,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创造了条件。
然而目前国内逆变器的质量水平还是令人堪忧。
也正因如此,未来CCER存在供大于求的风险,毕竟是捡钱的机会,谁愿意白白放过?但如果过量的CCER进入碳市场,将对配额交易及其价格造成冲击,减弱企业履约的强制性,削弱碳市场的减排成效,同时也将降低CCER的价格,影响到项目开发方的投资回报。
此外,今年组件主流标准将从目前的规格290W提升到295W/300W,若要达到这样的瓦数条件,采用PERC技术将是最经济也最可行的选择
与此同时,另一个发展方向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进入门槛低,投资回报快,当时业内外看好晶硅的人居多。